話說,古時候有“惡月”一說,特指“農歷五月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節”,所以在接下來這個雨水和高溫輪流發貨的月份,賽樂潔小編溫馨提醒您有七類疾病需及早預防。
防登革熱
專家提醒:6月,我省將繼續面臨較大的登革熱境外感染病例輸入風險。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,我省出現登革熱本地病例的風險進一步增加,如各地不能有效落實疫點處置和環境孳生地清理,出現局部暴發的風險較高。重點關注地區為佛山、廣州、中山、珠海、東莞等珠三角地區以及潮州、汕頭等粵東地區和湛江、陽江等粵西地區。
防病應該如何做?
01、防蚊滅蚊
? 隔: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,家里安裝紗門紗窗和使用蚊帳。
? 避: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在樹蔭、草叢、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。
? 驅: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劑。
? 殺:適時使用殺蟲劑、蚊香、電蚊拍等殺滅成蚊,可在水缸中放養食蚊魚等。
02、消除蚊蟲孳生地
? 封:封蓋水缸、水箱等容水器皿。
? 填:填平洼坑、廢用水塘、水溝、竹洞、樹洞。
? 疏:疏通溝渠、岸邊淤泥和雜草。
? 排: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蟲的積水,包括花盆托盤的積水、閑置容器的積水、廢舊輪胎積水等。
? 清:清除小容器垃圾,垃圾塑料薄膜袋、廢用瓶罐、易拉罐等垃圾容器。
防季節性流感
專家提醒:廣州疾控專家研判認為,流感活躍程度6月將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。學校、托幼機構、醫院、監獄等集體單位應加強流感暴發疫情防控工作。兒童、老人和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應做好個人健康防護。
哪些人群易中招?
兒童、孕婦、年長者、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及醫務人員
防病應該如何做?
晨午檢:學校加強晨午檢工作,進行體溫測量,若發現師/生發熱,應讓其戴口罩并及時就醫、居家休息。
常通風:保持室溫的條件下,定期開窗通風。
勤洗手:用肥皂/洗手液及流動水洗手;未洗手應避免觸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戴口罩: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的患者。出現流感癥狀的患者在公眾場所要做好個人防護。
得了流感怎么辦?
? 如果不屬于高危人群而出現了流感癥狀,建議選擇留在家中、多喝水、注意休息,減少傳染給他人的風險;治療應重點關注緩解發燒等流感癥狀。若病情持續存在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。
? 可能出現嚴重疾病或并發癥的高危人群患者應盡早尋求醫生治療,除對癥治療外,也可進行抗病毒治療。
防手足口病
專家提醒:廣州疾控專家提醒,手足口病6月將進入流行高峰期。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,一旦得病務必做好隔離。
哪些人群易中招?
兒童、孕婦、老人和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及醫務人員。
防病應該如何做?
勤洗手:飯前便后、接觸孩子前、處理糞便及嘔吐物后均要及時洗手。
常通風:每天要開窗通風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。
勤消毒:清洗、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、奶瓶、奶嘴、玩具和其他物品。
勤觀察:留意孩子口腔、手、足、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,如有,則盡早就醫。
打疫苗: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。
得了手足口病怎么辦?
目前手足口病沒有特效藥,抗生素無效,主要是對癥處理,護理要點如下:
? 飲食以清淡為宜。
? 對發熱的孩子要勤測體溫,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藥物降溫。
? 保持口腔清潔 。
? 防止抓撓皮疹。
? 蒸煮、日曬、或用含氯消毒水消毒患者用具,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。
防麻疹
防病應該如何做?
6月我省麻疹疫情將呈季節性上升,局部出現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大。
重點防控地區為麻疹疫點發生地、珠三角地區外來人口聚集地和城鄉結合部、粵東西部常規免疫薄弱和麻疹監測敏感性低的地區。
哪些人群易中招?
未及時接種含麻疹成分疫苗的適齡兒童。
防病應該如何做?
注重衛生:保持個人衛生及室內清潔;多曬被褥和衣物;勤開窗通風;如有身體不適,應避免前往人多擁擠處。
接種疫苗:預防麻疹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種含麻疹成份的疫苗。
防風疹
專家提醒:6月我省風疹疫情將維持在較高發病水平。學校、工廠等人口聚集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較大。
重點防控地區為:深圳、東莞、廣州、韶關和汕頭等市。
重點防控人群為育齡婦女。推薦孕前婦女接種含風疹成分疫苗和孕前優生檢查。
防流行性腮腺炎
專家提醒:6月全省流行性腮腺炎發病維持在較高水平,局部地區發生聚集性疫情風險極高。
重點防控地區:珠三角疫情高發地區和粵東、粵西局部免疫規劃薄弱地區。
重點防控場所:小學和中學。
哪些人群易中招?
未全程接種2劑和在聚集性疫情中未完成接種2劑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適齡兒童。
防病應該如何做?
注重衛生:保持個人衛生及室內清潔;多曬被褥和衣物;勤開窗通風;如有身體不適,應避免前往人多擁擠處。
接種疫苗: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種含相應成份的疫苗。
防食源性疾病
專家提醒:6月份全省細菌性食源性疾病暴發將有所增多,隨著端午小長假、中/高考結束等事件來臨,需要注意外出聚餐、游玩增多可能導致的食物中毒發生風險。
大家烹調食物時要做到生熟分開,煮熟煮透再食用,吃剩的食物要放入冰箱,食用前徹底加熱。
野生毒蘑菇市民務必不要采食。
含河鲀毒素的生物能引起食物中毒,切勿拼死吃河鲀。